松花江上原唱 我的家住在东北松花江上原唱

龙途教育 1次浏览

摘要:关于松花江上原唱,我的家住在东北松花江上原唱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欣欣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

关于松花江上原唱,我的家住在东北松花江上原唱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欣欣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松花江上原唱 我的家住在东北松花江上原唱松花江上原唱 我的家住在东北松花江上原唱


松花江上原唱 我的家住在东北松花江上原唱


1、那里有满山遍野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伴着这首雄浑高亢、悲愤哀婉的《松花江上》,我们刚刚送走九一八纪念日。

2、歌词:张寒晖,原名张蓝璞,字含晖,1902年5月5日出生于河北定县(今定州市)一个书香门第,曾学习于北平人艺剧专,在音乐家赵元任指导下学习。

3、1925年参加,1930年加入左联,组织剧社。

4、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来到西安省立二中(今陕西师大附中前身)直唱得老大娘任教。

5、在西安街头,几十万东北军和悲痛的声音与惨景激起了他创作的欲望和灵感,他以北方失去亲人的女人,在坟头上的哭诉哀声为素材,写成《松花江上》的曲调。

6、他的友人姚一征说:当歌曲写完后,我们唱到‘爹娘啊,爹娘啊’时,竟呜咽地哭了。

7、《松花江上》初由省立二中唱起,后流传东北军,并迅速唱遍了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

8、1936年底,飞抵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城剿共。

9、12月11日,西安爱国青年赴临潼,行至十里铺,张学良将军驱车赶来,劝导学生勿去临潼,以防有危险。

10、这时,有人唱起了《松花江上》:‘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11、流浪!流浪……很快,数千学生同声合唱,悲壮的歌声令人肝肠寸断。

12、张学良沉痛地说:请大家相信我,我是要抗日的……我在一周之内,用事实来答复你们。

13、我们已经很难知道《松花江上》对当时张学良心理产生了什么样的冲击,但紧接着第二天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了。

14、曾经说过,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

15、《松花江上》在日寇大举侵华的紧要关头,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乃至全国的悲愤情怀,唤醒了民族之魂,点燃了的抗日烽火。

16、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屈辱,于沉睡中惊醒的中华儿女,从心底里发出了不愿做亡国奴的呐喊,抛头颅,晒热血,毅然奋起,英勇抵抗,历经14年终于迎来了抗战胜利的曙光。

17、2015年8月,出版发布了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网络投票结果,《松花江上》是入选的10首歌曲之一。

18、与《松花江上》的广为流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张寒晖本人当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却不为人所知。

19、当年歌曲《松花江上》发表时,他谦逊低调,不图名声,并没有署上自己的名字,坚持冠以‘平津学生集体创作’或注以‘佚名’。

20、随着《松花江上》的影响越来越大,西安的宪兵下令追查歌曲的作者,也正因没有署名,张寒晖才又一次躲过一劫。

21、1941年8月,张寒晖到延安,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戏剧委员会委员等职。

22、1946年3月11日病逝延安,年仅45岁,长眠于宝塔山麓。

23、除《松花江上》外,他还创作了《游击乐》《去当兵》《军民大生产》等70多首抗战歌曲,被誉为与聂耳、冼星海齐名的艺术家。

24、张寒晖后,陕甘宁边区文协决定搜集编印他的歌集,由他的学生、同事等一起用回忆的方法将他创作的歌曲一首首忆唱出来并记谱,整理成集,油印成册。

25、1950年,西北文代会召开期间,改为铅印出版的这一歌曲集,成为向大会献礼的主要作品之一。

26、至此,在《松花江上》问世14年后,大多数人才知道《松花江上》等歌曲的作者是张寒晖。

27、2002年,在纪念他诞辰百年之际,在西安大雁塔旁边的他曾战斗过的地方—陕西师大附中校园,树立起了他的半身雕像。

28、歌声是时代的旋律。

29、每当听到或唱起这首歌,我们仿佛又回到那段山河破碎的屈辱历史,感受无数仁人志士同仇敌忾的血性豪情,从历史中汲取奋发前行的力量。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发布于龙途教育 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836084111@qq.com删除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