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寒江上有怀翻译_早寒江上有怀古诗意思解释

龙途教育 1次浏览

摘要:早寒江上有怀拼音版 作者:孟浩然 早寒江上有怀拼音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字[注释]在,读罢泪沾襟。版

早寒江上有怀拼音版

作者:孟浩然

早寒江上有怀拼音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字[注释]在,读罢泪沾襟。版如下:

早寒江上有怀翻译_早寒江上有怀古诗意思解释早寒江上有怀翻译_早寒江上有怀古诗意思解释


早寒江上有怀翻译_早寒江上有怀古诗意思解释


木落雁南度mù luò yàn nán dù,北风江上寒běi fēng jiāng shàng hán。

乡泪客中尽xiāng lèi kè zhōng jìn,孤帆天际看gū fān tiān jì kàn。

秋风乍起,树叶飘零,大雁南飞,诗人站在长江边上遥望云端,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看到孤帆从天边驶过,勾起乘船返乡的念头。然而江水漫漫,试问路在何方?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六十,一作《江上思归》,又作《早寒有怀》。

《长歌行》《野望》《送友人》《早寒 江上有怀》重点句 《长歌行》《野望》《送友人》《早寒 江上有怀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才饮长沙水,<送友人》中离别之情与眼前景色完美结合的诗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题为“长歌行”的乐府民歌都有对人生苦短的感悟,这篇《长歌行》也不例外。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长歌行》《野望》《早寒江上有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黄鹤楼》的意思

白话译文: 草木枯黄凋零了,阵阵鸿雁飞向南, 北风呼啸刮不停,一江秋水一江寒。 家乡是那鹿行山,茅庐就在襄水湾, 遥望远方的楚地,楚地茫茫在云端。

王磐,字鸿渐,高邮(今江苏高邮)人,(约1470-1530),明代诗人、画家。精通音律,以创作散曲著称。

长歌行(节录)

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老大徒伤悲。

1.春梦缠绵,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醒来之后只听见处处是鸟儿的欢声鸣叫,昨晚一夜的刮风下雨,谁知道有多少花被打落了老大:年老。

2.徒:徒然。

[今译]

河水滔滔流向东海,怎么可能再往回流呢?少壮年华不努力有所作为,待到年纪老时,就是懊悔悲伤也没有用。

[赏析]

乐府诗是最能代表汉代诗歌成就的一种体裁。它常采用赋、比、兴、互文、 反复歌咏的修饰手法及铺陈、对比、烘托等技巧状物抒情,这首《长歌行》便代表了这种特色。作者借百川归海、一去不回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感慨“少壮不努力,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大徒伤悲”,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全诗从青葵起兴,联想到四季变化,又以江河作比,得出应当抓紧时间奋发努力的结论,其比兴手法是很明显的。

“长歌”适宜表达深沉的感情,这一首娓娓道来,有描述,有抒情,有叹惋,也有劝勉,使整首诗含蕴细腻,余意无穷。既继承了“歌以咏志”的传统,又极富形式上的美感,便于反复吟诵。

早寒有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主要从哪一句诗句中体会到的?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早寒有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江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碧海青天夜夜心。怀

唐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这首风烟迷离渡口可在何处,茫茫江水在夕阳下荡漾。诗表现了诗人思乡怀乡之情。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这两句是写景。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是代表性的秋季景象。但是单说秋,还不足以表现出江南深秋的特色。诗人又加了一个“寒”字,确指江南的秋日特点。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襄水,即汉水。遥隔,两地离得远,并非可望而不可即也。望如此,在诗中是实写,写出了他家庭院以及宅前宅后的环境。他家庭院附近就是曲折的襄河,百亩左岸就是他的故里。体会到作者思乡怀乡之情。

春晓的古诗及翻译

早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原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孟浩然《春晓》春晓(1)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2)晓,处处闻啼鸟(3)。

夜来(4)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1)春晓:春天的清晨。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2)不觉: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

(3)闻啼鸟:听到小鸟的鸣叫声;闻,听到;啼,鸣叫。

(4)夜来留别王维:夜里。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

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

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

庭院石阶上一定铺满缤纷的落花。

赏析

孟浩然《春晓》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此诗没有采用直接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处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满活力的春晓景象。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味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这首诗之所以深受人们喜爱,除了语言明白晓畅、音调琅琅上口之外,还在于它贴近生活,情景交融,意味隽永。

作者

作者孟浩然 (689~740) 唐代诗人,汉族。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襄阳南门外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的故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他和王维交谊甚笃。传说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开元二十二年(734),韩朝宗为襄州刺史,约孟浩然一同到长安,为他延誉。但他不慕荣名,至期竟失约不赴,终于无成。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招致幕府。不久,仍返故居。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访孟浩然,相见甚欢。适浩然背上长了毒疮,医治将愈,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逝世。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上困顿失意,以隐士终身。他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乐于趋承逢迎。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为同时和后世所倾慕。李白称赞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赞叹说:"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里,说他"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王维曾画他的像于郢州亭子里,题曰:"浩然亭"。后人因尊崇他,不愿直呼其名,改作"孟亭",成为当地的名胜古迹。可见他在古代诗人中的盛名。王维、李白、王昌龄都是他的好友,杜甫等人也与他关系甚好。

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很狭隘。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虽远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

孟诗不事雕饰,伫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如《秋登万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夜归鹿门歌》等篇,自然浑成,而意境清迥,韵致流溢。杜甫说他、"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又赞叹他"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遣兴》)。皮日休则称:"先生之作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令龌龊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北齐美萧悫'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先生则有'微云澹河汉,疏雨滴梧桐'。乐府美王融'日霁沙屿明,风动甘泉浊';先生则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谢眺之诗句精者有'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先生则有'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此与古人争胜于毫厘也。"(《郢州孟亭记》)其抒情之作,如《岁暮归南山》、 《早寒江上有怀》、 《与诸子登岘山》、《晚泊浔阳望庐山》、《万山潭作》等篇,往往点染空灵,笔意在若有若无之间,而蕴藉深微,挹之不尽。严羽以禅喻诗,谓浩然之诗"一味妙悟而已"(《沧浪诗话·诗辨》)。清代王士碌推衍严氏绪论,标举"神韵说",宗尚王孟,曾举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一诗作为范本,说:"诗至此,色相俱空,政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分甘馀话》) 盛唐田园山水诗,在继承陶、谢的基础上,有着新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诗派。其代表作家中以孟浩然年辈最长,开风气之先,对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他的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唐音癸签》引《吟谱》语)。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联,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并列,成为摹写洞庭壮观的名句。清代潘德舆曾指出:"襄阳诗如'东旭早光芒,浦禽已惊聒。卧闻鱼浦口,桡声暗相拨,日出气象分,始知江湖阔'、'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精力浑健,俯视一切,正不可徒以清言目之。"(《养一斋诗话》)然而这在孟诗中毕竟不多见,不能代表其风格的主要方面。总的说来,孟诗内容单薄,不免窘于篇幅。苏轼说他"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陈师道《后山诗话》引),是颇为中肯的。

盛唐田园山水诗,在继承陶、谢的基础上,有着新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诗派。其代表作家中以孟浩然年辈最长,开风气之先,对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他的诗以清旷冲淡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唐音癸签》引《吟谱》语)。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联,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并列,成为摹写洞庭壮观的名句。

孟襄阳虽为唐山水诗之始创者,然其成就却居王维下,何也?一 因其才气不殆,二因其诗意常未若王维高远。孟浩然一生不仕,心有不 甘,此情多发之于诗,令其诗每有寒俭处。而王摩诘一生出仕入仕,几 经周折,于世情之变体味颇深,此情发之于诗,则往往意趣清远,无迹可寻。

虽则,孟诗亦自有其过人处。其诗之淡远处,既上继陶潜余绪,又不减王维。如"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 舟"等句,真可谓"清空自在,淡然有余",不愧山水诗中之佳制也。

英语译文

A SPRING MORNING

Meng Haoran

Everywhere round me the singing of birds --

But now I remember the night, the storm,

And I wonder how many blossoms were broken.

够详细了吧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翻译: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翻译: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重点注释

①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③啼鸟:鸟的啼叫声。

④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春 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1)春晓:春天的清晨。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2)不觉: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

(3)闻啼鸟:听到小鸟的鸣叫声;闻,听到;啼,鸣叫。

(4)夜来:夜里。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

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

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

庭院石阶上一定铺满缤纷的落花。

春眠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之多少。

春晓:春天的清晨。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不觉: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

夜来:夜里。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

醒来时只听见窗外一片鸟鸣啁啾。

回想起昨夜好像下过雨又刮过风,

庭院石阶上一定铺满缤纷的落花.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翻译: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翻译: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重点注释

①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②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③啼鸟:鸟的啼叫声。

④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

很好不过要是再短一点就好啦。

孟浩然早春江上有怀的诗句

下面四句,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

早寒江上有怀

朝代:唐代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于是在江中岛屿之间小试(身手),所做的没有不得心应手的,便以为学全了驾船的技术。马上谢别了船师,击鼓(古人大概是靠击鼓来发布号令的吧)快进,立即就遇上大的危险,就四处张望吓破了胆,桨坠(江)舵失去控。

该首题为《次北固山下》的五律,最早见于唐朝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这是诗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有感而作的。[8][10]从海日东升,春意萌动,放舟于绿水之上,联想起“雁足传书”的故事,表达了淡淡的乡思愁绪。全诗和谐而优美。[4]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一十五。下面是中华诗词学会、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霍松林先生对此诗的赏析。这首《次北固山下》唐人殷璠选入《河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但有不少异文:“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王湾是洛阳人,生中,“尝往来吴楚间”。“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为“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其“东行”,当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诗人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6]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次联的“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采。“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读到第三联,就知道作者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潮平而无浪,风顺而不猛,近看可见江水碧绿,远望可见两岸空阔。这显然是一个晴明的、处处透露着春天气息的夜晚,孤舟扬帆,缓行江上,不觉已到残夜。这第三联,就是表现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这一联历来脍炙人口。“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此句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6]这首五律虽然以第三联驰誉当时,传诵后世,但并不是只有两个佳句而已;从整体看,也是相当和谐优美的。[10]名家点评唐代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形容景物,妙绝千古。”[10]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树叶飘落大雁飞向南方,北风萧瑟江上分外寒冷。

我家在曲曲弯弯襄水边,远隔楚天云海迷迷茫茫。

《早寒江上有怀》唐.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诗词鉴赏 经典古诗 看动画学诗词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古诗翻译

4.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渡, 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 遥隔楚云端。

1. 关于孟浩然的古诗诗句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关于孟浩然的古诗诗句 1.十首的孟浩然的古诗

思乡的眼泪在旅途流尽,看归来的帆在天边徜徉。

1、《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译文: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等到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2、《春晓》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译文: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唐代: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5、《田家元日》唐代: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译文: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一年又开始了。

我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农事。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译文:京城一年一度又是清明,人们的心里自然就起了忧愁思念。

马车声在路上繁杂地响着,东城的郊外杨柳一片青翠。花开了草都长了出来,鸟儿在飞蝴蝶成双成对在嬉戏。

自己坐在空空的大堂里回忆往昔,以茶代酒,喝着聊着。7、《早寒江上有怀 / 早寒有怀》唐代: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译文:树叶飘落大雁飞向南方,北风萧瑟江上分外寒冷。

我家在曲曲弯弯襄水边,远隔楚天云海迷迷茫茫。思乡的眼泪在旅途流尽,看归来的帆在天边徜徉。

风烟迷离渡口可在何处,茫茫江水在夕阳下荡漾。8、《凉州词》唐代:孟浩然 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

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 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

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译文:浑然天成的紫檀金屑文,可以做成琵琶其声音洪亮直上云霄。

遥远的胡地三万里,即使是送与王明君马上作乐的琵琶声又哪能穿越。身处异地即便是欢乐也让人觉得悲凉,这羌笛胡笳也不用再吹。

坐在边塞看着今晚的月亮,心里想的是杀光边关的敌人。9、《与诸子登岘山》唐代: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译文: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古今。

江山各处保留的名胜古迹,而今我们又可以登攀亲临。鱼梁洲因水落而露出江面,云梦泽由天寒而迷濛幽深。

羊祜碑如今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文泪水沾湿了衣襟。10、《秋宵月下有怀》唐代: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译文: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月光映上露珠晶莹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湿了一样。

在如此美丽的月光下,寒鹊不知道该到哪里栖息。而萤火虫也不敢和月光争一点光亮。

随着卷起的门帘飞进了房间。院子里只剩枝丫的槐树落在月光下的影子,稀疏凄凉。

而这个时候从邻居那边传来的杵声在寂静的秋夜里显得那么清晰急促。相隔遥远。

如何去约定相聚的日子,只能惆怅地望着同样遥远的月亮,什么事也做不了,就那样傻站着。

2.孟浩然最的诗词

1《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4《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5《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6《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前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转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7《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8《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丹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9《题义公禅房》

义公习禅寂, 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 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 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 方知不染心。

10《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11《夜归鹿门山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12《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后面的似乎没有那么有名。。。。就这样了。。附赠两首。

1、《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2、《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还掩故园扉。

4.关于孟浩然的古诗

《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5.孟浩然的诗句

春晓

[唐] 孟浩然译文对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

[唐] 孟浩然

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爱江中鹦鹉洲。洲势逶迤绕碧流,

鸳鸯鸂鶒满滩头。滩头日落沙碛长,金沙熠熠动飙光。

舟人牵锦缆,浣女结罗裳。月明全见芦花白,

风起遥闻杜若香。君行采采莫相忘。

途次望乡

[唐] 孟浩然

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催。

况在他山外,天寒夕鸟来。

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阳台。

可叹凄惶子,高歌谁为媒。

途中遇晴

[唐] 孟浩然

已失巴陵雨,犹逢蜀坂泥。

天开斜景遍,山出晚云低。

馀湿犹沾草,残流尚入溪。

今宵有明月,乡思远凄凄。

6.孟浩然所有的诗句

1、「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2、「夜归鹿门山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 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作临洞庭)」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4、「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5、「送陈七赴西军」

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

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6、「耶溪泛舟」

落景馀清辉,轻桡弄溪渚。

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

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7、「早梅」

园中有早梅,年例犯寒开。

曾攀折,将归插镜台。

犹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

8、「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一作浮舟过滕逸人别业)」

水亭凉气多,闲棹晚来过。

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

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

9、「夏日辨玉法师茅斋」

夏日茅斋里,无风坐亦凉。

竹林深笋穊,藤架引梢长。

燕觅巢窠处,蜂来造蜜房。

物华皆可玩,花蕊四时芳。

10、「题张野人园庐」

与君园庐并,微尚颇亦同。

耕钓方自逸,壶觞趣不空。

门无俗士驾,人有上皇风。

何处先贤传,惟称庞德公。

我挑出来的比较有名或有感觉的10首,看你的口味了!

7.孟浩然最的诗词

1《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4《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5《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6《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前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转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7《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还掩故园扉。 8《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丹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9《题义公禅房》 义公习禅寂, 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 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 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 方知不染心。

10《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11《夜归鹿门山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12《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后面的似乎没有那么有名。

附赠两首。

8.孟浩然的主要诗词~

孟浩然诗集

本名浩,字浩然,襄阳人。诗与王维齐名,号王孟。襄阳诗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

俗,正复出人意表,清闲浅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有《孟浩然集》。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丹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题义公禅房

义公习禅寂, 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 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 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 方知不染心。

临洞庭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夜归鹿门山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墟。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一丘尝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访袁拾遗不遇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

早寒江上有怀首联描写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农家人推测今年的收成,都说这一年是丰收年。6、《清明即事》唐代: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早寒江上有怀

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

【唐】孟浩然

乡泪客中就这样了。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首联翻译:落叶飘零,大雁南飞 北风刮过,江上愈寒

拜托,赏析《长歌行》《野望》《早寒江上有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黄鹤楼》求

译文

《长歌行》赏析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写朝露易逝:“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园子里那绿色蔬菜上的露珠,等到太阳一出就被晒干了。——露珠的生命是多么短暂啊!

写花草易萎:“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温暖的春天给万物带来了恩惠,使它们充满生机;但常常担忧秋天的到来,因为一到秋天,草木枯黄,百花凋零,万物失去了活力。——万物的生命虽是美好,但多么短暂啊!

写百川归海:“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众多河流都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流回来呢?——百川东流,永远是一去不复返的呀!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全诗的主旨句,也是流传千古的名句。青年时期不努力学习,到老了只能白白地伤心后悔。全诗借助朝露易逝、花草易萎、百川归海等自然现象警示人们:美好时光短暂而易逝;人生短促,要珍惜时间,及早努力,不要等到老了再徒然叹息。全诗令人深思,发人深省。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何以如此?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全诗于萧瑟怡静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仰郁的心情.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象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像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处。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手里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早寒江上有怀》 诗的开头两句,扣诗题“早寒江上”。“木落雁南度”是眼中所见“早寒”景象,“北风江上寒”更多地着眼于自身的感受。两句诗很具体的写出了季节气候特点,应该说,就是写实;但这两句写早寒景象的诗是为下面的抒情做准备的,所以又有起兴的作用。面对秋末冬初的萧条景物,不禁勾起思乡情怀,于是首先就想到自己的家乡:家乡在襄水湾曲处,远隔着楚地云天,很远哪!远隔难到,因此思念更加深切。“乡泪客中尽”,正面抒发了思乡,一个“近”将诗人的思乡之情作了尽情的抒发。如此思乡,当然就想到回乡,于是才有“孤帆天际看”的表现。看天际孤帆,就勾起了乘船返乡的念头。这念头实在是乡思所致,然而想回乡,也没有那么容易,因为迷失了道路;迷失道路本来可以询问,但江水与海相平,水势漫漫,又到哪里去问路呢? 两句,从表面看写归路之难,仔细推敲我们发现这里不是纯粹写实,有着很深的含意。 孟浩然曾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到长江下游漫游过一次,开元十七年至二十一年孟浩然再到吴越漫游。这首诗可能作与漫游时期。因离乡日久,触景生情,便在诗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并抒发了心境的迷茫之情。写景自然典型,抒情真切深入,可以称之为“情因景生,情景交融”。《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是一首干谒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分,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平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开头两句,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三、四句实写湖。“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京师得家书——袁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好象瑟缩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大,而且还充满活力。

作为干谒诗,最重要的是要写得得体,称颂对方要有分寸,不失身分。措辞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等文字。这首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艺术上自有特色。《黄鹤楼》在唐代,黄鹤楼、岳阳楼和滕王阁号称长江南岸三大名胜,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滕王阁建于唐贞观十三年(639),岳阳楼建于开元四年(716)。据陆游《入蜀记》卷五:“黄鹤楼,旧传费祎升飞于此,后忽乘黄鹤来归,故以名楼,号为天下绝景。”滕王阁是唐高祖子李元婴受封滕王,他曾官洪州都督,在任期间所建。岳阳楼是中书令张说谪守巴陵时在旧阅兵台基础上所建。若论来历,黄鹤楼最为久远。题咏黄鹤楼的作品很多,但举世公认崔颢的《黄鹤楼》堪称绝唱,连大诗人李白也因“崔颢题诗在上头”而搁笔,那么,崔颢《黄鹤楼》诗究竟好在何处呢?这涉及对黄鹤楼本质特征的把握。因为就得江山形胜而言,黄鹤楼的俯瞰江汉,与滕王阁的前临赣江和岳阳楼的下临洞庭,三者难分优劣;就构筑形制而言,也是各有千秋,在伯仲之间。设若从这些方面落墨,既使有生花妙笔,充其量只能仿佛其状貌。崔颢《黄鹤楼》诗高明之处在于:它根本舍弃了黄鹤楼位置、形制等这些外在特征,而紧紧围绕它的得名这一根本要素大做文章。而就得名论,黄鹤楼与神奇传说相联系正是它魅力之所在,为岳阳楼、滕王阁所难于匹敌。诗的前两联写身在黄鹤楼下仰观寥廓天宇所见所感。当诗人眼看到黄鹤楼时,无穷的遐想中最突出的印象是昔人于此升飞的故事。那位“昔人”本来也是凡夫俗子,由于学仙得道,羽化登入仙境。后来他乘黄鹤重游旧地,黄鹤楼应当记得他的仙风道骨。那黄鹤自然也是得道的仙鹤了,自那次飞过眼前这一片天空后,再上,还是属于人间。面对白云,诗人意识到宇宙中时间的永恒和人生的短促。虽然没有发生一连串《天问》式的感慨,但读者已感觉到诗人心潮的起伏,领悟到诗人借助“黄鹤”、“白云,,等意象所传达出的关于宇宙、人生真谛的思考。前四句诗好就好在它是因黄鹤楼而触发的,不能移于别处。它是自然而成,如冲口而出一般,丝毫没有斧凿的痕迹。它是形象化的,并没有将思想和盘托出,却能让人低回思索于无穷。这样写,虽然没有具体描绘黄鹤楼的形态,却成功地展示了它的精神风貌。诗的后四句转换角度,写登上黄鹤楼俯视江汉所见所感。诗人居高临下,如从天上观察人寰一般,油然而生超然物外之慨,这感慨也是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展开。与寥廓的宇宙空间相比,人世间的距离感应该是微不足道的,晴日下,辽阔的江汉平原上景物历历在目;鹦鹉洲芳草萋萋更在眉睫之前,但我的乡关却很遥远,非目力可及。人一生的活动范围实在太有限,与仙人相比,真像翱翔蓬蒿之间的小雀与展翅九万里的大鹏鸟一样悬殊。至于从时间角度言,人的寿命以岁月计,积日成月,积月成岁,转眼之间便是百年,一个人的一生就过完了,比起“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的冥灵来,已经短得可怜;比起“天上方七日,世上几千年”的神仙来,更不可同日而语。在人世这个空间和人生这段时间的座标系上,此时此地的我处在什么位置?当此一日将暮、江上烟波泛起之际,身在黄鹤楼上的“我”真说不清楚。可见诗人之“愁”有丰富的内涵,不是单单为了乡愁。后四句中,写景比较突出,但都是信手拈来的眼前景,作者并非着意刻画;特别是当这些景语融入诗人深沉的感慨后,它们作为景物的特征更趋淡化。推知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之语,很大程度上为此而发。前人推许此诗,有人说它“鹏飞象行,惊人以远大”(王夫之语),有人说它“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沈德潜语),都是着眼于此诗意境的开阔和运笔的飘逸,这正是此诗艺术魅力之所在。

分别给我十篇唐诗 宋词 文言文 并要带上赏析和翻译

《早寒江上有怀》诗的开头两句,扣诗题“早寒江上”。“木落雁南度”是眼中所见“早寒”景象,“北风江上少壮不努力,寒”更多地着眼于自身的感受。e e e 额额额额啊!!~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翻译:园中青青的葵菜上,布满朝霞;子上颗颗露珠在阳光下闪烁,等待着阳光把自己晒干。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翻译:春天的太阳四处洒下恩泽,使万物都生机勃勃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翻译:面对美景,自己却时常担心秋天的降临,那时候花和叶子就会变黄,然后衰败凋谢了。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翻译:所有的河流都向东流入茫茫大海中,什么时候这一去不复返的水流,才能再向西方流回来呢?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翻译:一个人在少壮年华不勤奋努力,那么等到岁数大了,老年将至时,就只能白白后悔和悲哀了。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翻译:秋天傍晚时分,诗人遥望山野,内心觉得空荡荡的。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翻译:山野一眼望去尽是一派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翻译: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们骑着马带着猎物满载而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翻译:他们相互望去并不相识,但是彼此各得其乐,不禁让诗人怀念起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翻译:草木枯黄凋零了,阵阵鸿雁飞向南,北风呼啸刮不停,一江秋水一江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翻译:家乡是那鹿行山,茅庐就在襄水湾,遥望远方的楚地,楚地茫茫在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翻译:思乡眼泪已流尽,客旅生活多辛酸,孤帆远方在天际,此情此景不堪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翻译:我想找人问一问,迷路渡口在哪边?暮色苍茫无所见,只见江海水漫漫。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翻译:八月的洞庭湖湖水高涨,与堤岸齐平,天空反照在水中,水天浑然一体。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翻译:水气弥漫云梦泽,波涛澎湃震动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翻译:欲渡洞庭没有船和桨,闲居在家有负朝廷恩德。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翻译:坐着观看湖上垂钓的人,我只能白白羡慕别人钓鱼成功。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翻译: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翻译: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翻译: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翻译: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翻译:青山横卧在城郭的北面,白水泱泱地环绕着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翻译:在此我们一道握手言别,你象蓬草飘泊万里远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翻译:游子心思恰似天上浮云,夕阳余晖可比难舍友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翻译: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翻译:自古以来每逢到了秋天人们总是在悲叹秋天的凄凉,我却认为秋天要比春天更胜一筹。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翻译:在晴朗的天空中一只仙鹤推开云雾冲上九霄,这就将我的诗情引到蓝天之上。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翻译:众山有高有低,恰恰与我爱好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合。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翻译:美好的山峰随着观看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独行无伴,幽深的小路让人迷路。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翻译:秋霜洒落,山熊爬上了树;树林空旷,鹿儿喝着溪水 人家在何处?云外一声鸡.。 翻译:仿佛从云外传来一声鸡叫,不知道有住人家的地方在哪里。 浣溪沙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 翻译:山下兰草碧绿的嫩芽浅浅地浸入清澈的小溪中, 松间沙路净无泥, 翻译:松林间的沙石小路干干净净的没有一点烂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翻译:暮色苍茫,细雨蒙蒙,这里传来了杜鹃鸟一声声哀鸣。 谁道人生无再少? 翻译:谁说人老了不能重回青春年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翻译:门前流淌的河水还能从东往西倒流呢! 休将白发唱黄鸡。 翻译:根本不用为自己满头白发而叹气,说什么岁月无情,仅听见黄鸡的鸣叫就可以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翻译: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 还想着替守卫边疆。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翻译: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3、《宿建德江》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版权声明:本文发布于龙途教育 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836084111@qq.com删除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