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浪淘沙是一个词牌还是一个曲牌名? 浪淘沙早是唐朝的教坊曲名,后来演变为词牌名。之后的文人对这个题材做了不
浪淘沙是一个词牌还是一个曲牌名?
浪淘沙早是唐朝的教坊曲名,后来演变为词牌名。之后的文人对这个题材做了不少改动,变成了不太一样的体裁,有单调四句,也有长调慢曲等。所以,提到这个名字其实是有很多作品的,不过一直以来刘禹锡所做的《浪淘沙九首》就是其中的代表作,现在人们提到的浪淘沙组诗一般也是指刘禹锡的作品。
浪淘沙刘禹锡是词还是曲(浪淘沙刘禹锡是什么意思)
浪淘沙刘禹锡是词还是曲(浪淘沙刘禹锡是什么意思)
浪淘沙刘禹锡是词还是曲(浪淘沙刘禹锡是什么意思)
浪淘沙刘禹锡是词还是曲(浪淘沙刘禹锡是什么意思)
我们来一起看一下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释义:
九曲回环的黄河携带着泥沙,波涛滚滚一直奔流而且,仿佛被飓风颠簸着从遥远的天涯而来。
到了这里像是要飞到天上的银河一样,一起去牛郎织女的家里看看。
词义解释:
九曲:我们经常听到“黄河九曲”这个词,其实这是指黄河流经的九个省区,而这些省区又由其中的各个渡口而闻名。
黄河自青海玉树发源地由西向东流入四川、甘肃两省,再折向青海省,之后又北折流入甘肃,这个河段绕了一个很大的S型。之后从青海境内自上而下流经曲玛莱、玛多、甘德、达日、久治、玛沁、河南蒙旗、同德、贵南、兴海、共和、贵德、尖扎、化隆、循化、民和十六县,流程1455多公里,其间有许多古渡口。这弯弯曲曲的路程道路,一直被人们称为九曲黄河。
万里:其实这只是一个虚指,黄河的长度肯定不到一万里,但是古人为了体现黄河的气势等会选择用这样夸张的词汇来形容。
天涯:本意是指天的边缘处,用来形容距离很远。《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万馀里,各在天一涯”。
银河:是由无数暗星的光引起的,其实银河就是无数星星的而成的一种天体现象。但是古代人的天文水平达不到,认为是神仙的手笔。
牵牛织女:这是非常的古典神话,织女是玉帝的女儿,和地上的人类牛郎相爱了。王母娘娘为了阻挡他们,然后用发簪一划,一条银河就出现了。
刘禹锡的《浪淘沙》一共有九首,是安史之乱后刘禹锡从京官调任地方官时所做,基本是每到一地就会创作一首相关的诗作。这些事不是一个时间所做,是之后慢慢收集汇总起来的。也有人认为这组诗是写于夔州后期,刘禹锡在夔州贬所所作。
《浪淘沙》是词牌名还是曲牌名?
浪淘沙是词牌名。
《浪淘沙》调出于乐府(《乐府诗集》收入近代曲中),原为二十八字,即七言绝句一首。唐白居易、刘禹锡演有此词,且词句即咏江浪淘沙,为唐时教坊曲名。迨至李煜,因旧调另制新声,乃变作双调,每段仅存七言二句,而所咏亦泛而不必切题矣。如皇甫松词云:“蛮歌豆寇北人愁,浦雨杉风野艇秋,浪起鵁鶄眠不得,寒沙细细入江流。”
词牌名是词的一种制式曲调的名称,亦即唐宋时代经常用以填词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乐曲的原名,有固定的格式与声律,决定着词的节奏与音律。
词牌数目,大约有八百七十多个(包括少数金、元词调),词的内容多数已与词牌的意义无关。从北宋开始,词人在词牌之外,往往另加题名或序言以说明词意。至于各词牌的出处,只有少数是可以考证的,绝大部分已无法弄清其来历了。
浪淘沙是词牌还是曲牌
浪淘沙是词牌名,而竹枝词不是词牌名。
《浪淘沙》调出于乐府(《乐府诗集》收入近代曲中),原为二十八字,即七言绝句一首。唐白居易、刘禹锡演有此词,且词句即咏江浪淘沙,为唐时教坊曲名。迨至李煜,因旧调另制新声,乃变作双调,每段仅存七言二句,而所咏亦泛而不必切题矣。如皇甫松词云:“蛮歌豆寇北人愁,浦雨杉风野艇秋,浪起鵁鶄眠不得,寒沙细细入江流。”
竹枝词不是词牌名,而是一种诗体。
竹枝词是一种诗体,是由古代巴蜀间的民歌演变过来的。唐代刘禹锡把民歌变成文人的诗体,对后代影响很大。竹枝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于历史变迁及作者个人思想情调的影响,其作品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由文人搜集整理保存下来的民间歌谣;二类是由文人吸收、融会竹枝词歌谣的精华而创作出有浓郁民歌色彩的诗歌;三类是借竹枝词格调而写出的七言绝句,这一类文人气较浓,仍冠以“竹枝词”。之后人们对竹枝词越来越有好感,便有了“竹枝"的叫法
《浪淘沙》是唐代的诗词还是曲?
《浪淘沙》是唐代的词牌名。
《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中唐刘禹锡、白居易依小调《浪淘沙》唱和而首创乐府歌辞《浪淘沙》,单调四句,为七言绝句体。
五代南唐后主李煜衍小令《浪淘沙》(《浪淘沙令》),北宋柳永创长调慢曲《浪淘沙》(《浪淘沙慢》),均与原词《浪淘沙》不同。此调代表作有刘禹锡《浪淘沙九首》等。
格律说明
浪淘沙词牌有多体。刘禹锡、白居易首创乐府歌辞《浪淘沙》,作七言绝句体。有两种格式,一为仄起式,一为平起式,四句二十八字,与七绝仄起平起式全同。
此与宋人《浪淘沙令》《浪淘沙慢》不同,盖宋人借旧曲名,另倚新腔。此七言绝句也。按《浪淘沙》词创自刘、白,刘词九首与此同,惟白词六首皆拗体耳。
浪淘沙其一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浪淘沙是什么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五代时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又名《卖花声》。28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多作激越凄壮之音。也可以这样理解,唐代《浪淘沙》是诗(七言绝句),五代及以后是词。
刘禹锡写过一组《浪淘沙》,共九首,首如下:
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是唐代的诗词还是曲?
曲子。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作者: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
1.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2.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天涯:天边。
3.银河: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
4.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他和织女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
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今译: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
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
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浪淘沙九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首演绎神话传说,第二首用象征手法表现爱情经受磨难,第三首写世事流变之理,第四首写游子情怀,第五首描绘锦江风情,第六首揭示劳作与享受的不平,第七首描绘钱塘江潮,第八首写迁客情怀,第九首再写世事流变之理。
这是民歌体诗,既通俗易懂,又非常纯正,无浮华之词。
刘禹锡浪淘沙是什么诗?
刘禹锡的《浪淘沙》是一首乐府歌辞,单调四句,为七言绝句体。
刘禹锡写过很多首《浪淘沙》,其中“日照澄洲江雾开”一首为,全诗如下: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整首诗写淘金的场面,是非常贴合诗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