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记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_徐霞客写了什么游记

龙途教育 1次浏览

摘要:踏遍东南西北以身许之山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山水。祖国美好的山河和求得真理、探险山

踏遍东南西北以身许之山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山水。祖国美好的山河和求得真理、探险山水的热情与追求。

徐霞客游记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_徐霞客写了什么游记徐霞客游记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_徐霞客写了什么游记


徐霞客游记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_徐霞客写了什么游记


徐霞客游记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_徐霞客写了什么游记


徐霞客游记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_徐霞客写了什么游记


徐霞客,名宏祖,字振之,江苏江阴人,明代的地理学家与文学家。由于他在旅行中经常与朝霞暮霭为伴,友人们送给他一个别号“霞客”。他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东起浙江东部海岛上的普陀山,西至云南西部的腾冲,北抵河北蓟县的盘山,南达广东罗浮山,足迹遍及大部分省区,留下60多万字的《徐霞客游记》。这本书不仅在地理学上给我们提供了大量新鲜、宝贵的科学资料,而且文笔优美,写景状物绘声绘色,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他的友人、文学家钱谦益称之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 ,“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

读《徐霞客游记》有感

《徐霞客游记》是作者用30多年的旅行考察得来的真实红记录,内容十分丰富、广泛。它首先是一部地理著作,在作者笔下,祖国的锦绣河山和万千奇景被描绘得如诗如画、栩栩如生。他写静态,清新秀丽;写动态,千变万化;写水,或碧波荡漾,或水清石寒,令人心旷神怡;写山,或峻险幽奇,或巍峨雄壮,令人目不暇接;写洞,或玲珑剔透,或乳柱缤纷,令人眼花缭乱。如此写景,美不胜言!真挚的情感,细腻的刻画,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部书除了从地理知识方面开拓了我的视野,还从文学的角度让我沉迷其中。书中对自然景观的描写非常精彩,给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是描写天台山山洞外的一句话:“洞外,左有两岩,皆在半壁;右有石笋突耸,上齐石壁,相去一线,青松紫蕊,翁苁于上,恰与左岩相对,可称奇绝。”这段话把洞外石壁的高耸之奇写得气势非凡。运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将“石笋”“青松紫蕊”等词写出了石头的形态。这段话语言清新朴素,精炼准确,把景色的美带给了读者……

在读书的时候,除了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书中的情节与内容,我还喜欢从考察作者与写作背景方面来对书本作更加深入地了解。有时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的一些创作故事更能吸引我的注意,也让我对作者本身有更深的了解,对书中的内容有更透彻的体会。在作者创作《徐霞客游记》时,当朝日益败坏,宦官、权臣纵朝政,黑暗,反抗朝廷的事情不断发生,面临这种国事日非的形势,一些知识分子发出改革弊政的呼声。所以,从书中,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景色,还可以感受到作者爱憎分明,一生不与官吏为伍的高洁情。他同情那些被迫害的东林人,敢于与他们交友。他疾恶如仇、刚正不阿的高尚情怀让我对这样的作家和他的.作品更为向往。

徐霞客在漫长的的旅途中,为了考察得更准确,大都徒步前行。常常披星戴月,风餐露宿,面临险阻,他都以坚强的斗志去克服。恶劣的生活条件与长期处于疲乏状态的身体都无法阻止他每天坚持记录旅途经历及心得体会,而正是这些长期困顿中的不辞劳苦才得以产出如此瑰丽的文化财富。徐霞客以其科学的态度和惊人的毅力,用敏锐的观察和生动的文笔写就这部享有盛名的传世之作——《徐霞客游记》。

今天我把这本书给大家,因为,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能够沿着徐霞客的足迹遍游祖国的大好河山,更希望有你,和我一样热爱阅读的人,怀揣着这份梦想与我一起同行。

版权声明:本文发布于龙途教育 图片、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836084111@qq.com删除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