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三地理背诵知识点地球的自转 读书不是为了考试,本来考试是一件正确的事情,它是用来检查我们对学习过的知识
高三地理背诵知识点地球的自转
读书不是为了考试,本来考试是一件正确的事情,它是用来检查我们对学习过的知识是否懂了,懂了多少 多深 分数只是反映了我们对学过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能是评价一个老师教学,或者是评价一个学生聪明认真的标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 高三地理 背诵知识点地球的自转,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8高考地理必背图 2018年高考地理
2018高考地理必背图 2018年高考地理
2018高考地理必背图 2018年高考地理
2018高考地理必背图 2018年高考地理
一、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地球围绕地轴的旋转运动
自转轴;自转方向;自转周期;自转速度
1、地轴
地球自转围绕的中心:地轴
地轴是连接南北两极并通过地心的象轴
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知识点应用: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北半球都可以北极星来指示方向
不同地区观测北极星的仰角都与当地纬度相等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3、自转周期
每天恒星日是比太阳日提早4分钟还是推迟4分钟升起 ?
角速度:单位时间内地球上某点绕地轴旋转过的角度
线速度
1、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赤道处
2、南北两极线速度为0;南北纬60°的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一半1、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15°每小时,线速度大于地面对应点的线速度。
2、在地球表面上,同纬度的地点相比,地势越高,线速度越大;地势越低线速度越小。角速度除极点外都相等。
3、航天发射基地应选择在自转线速度较大(纬度低,海拔高)的地区,并且向东发射
二、产生昼夜交替
1、产生昼夜交替
(一)昼夜交替是怎样产生的?
2、昼夜交替
4、运动方向
晨昏线的运动方向——自东向西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使地球表面的晨昏线不断移动,移动的方向是自东向西,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
5、晨昏线与特殊的地方时
1、昼半球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
3、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
4、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6、晨昏线的判定
1、自转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
由昼半球进入到夜半球的线是昏线,由夜半球
进入到昼半球的线是晨线。如图一,这是以北
极为中心的图,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BC线是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线,为昏线;
AB线是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线,为晨线。
2/昼夜半球法: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
第三种 方法 ——时间法:图一中A、B、C三点是
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和与某一纬线(极圈)的切点,它们的时间是一定的,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如A点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如C点为18时,据此也可以判断是晨线还是昏线。
三、产生时
1、地方时
(1)定义: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 称为地方时
(2)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传,使得同一纬度上东边的时刻早于西边
特点:
1、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2、经度相15°,时间相1小时, 经度相1°,时间相 4分钟(15°/小时;1°/4分钟;经度1′/4秒钟)
2、地方时的计算
公式: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
地方时:东加西减 同减异加
结果大于24小时减24加一日,负值加24减一日
地方时计算的四个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四定值
?1、昼半球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BE
?2、夜半球的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如:ND
?3、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如:NA
?4、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如NC
二定向: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
三定: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
四定值: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 高考地理基础知识点整理所求时间
四.时区与区时
1、时区:为了不同地区交流,1884年上按统一的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分为二十四个时区
2、区时:每个时区的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区的标准时间区时
2、区时计算
1、相邻时区间的时为1小时,每向东1个时区,区时早1小时;每向西1个时区,区时晚1个小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1小时
2、时间我国采用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的地方时,而的地方时是116°E的地方时
3、时区数的计算
所求时区数=已知经度数÷15
如果所得余数小于7.5,商就是所求时区数;如果所得余数大于7.5,所求时区数为商+1
4、日界线
人为日界线(固定)上规定把180°经线作为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日界线与180°经线不重合
自然日界线(变化):新一天0时或24时所在的经线(0时经线)
五、日期变更线
2、变更方法: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时刻保持不变
探究 :1521年,麦哲伦的船队完类首次环球航行之后,水兵们发现,在航海中丢失了整整一天!为什么?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经过长达3年的十分艰苦的海上航行,于1522年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二、自然日期变更线
自然日期变更线,即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0时或24时的经线)
日期变更:日界线两侧日期要变更
六、大小月的计算
大月:1-3-5-7、8-10-12
大月每月31天
小月每月30天(2月为28天,闰年2月为29天)
闰年:能被4整除,世纪年(--00)要能被400整除。
四、日期范围确定:
从0时经线向东至日期变更线为今天的范围;从0时经线向西至日期变更线为昨天的范围
0度经线为0点时--两个日期各占一半;0度经线与180°经线重合时--全球只有一个日期
0点经线在东经区时--新的一天少于旧的一天;0点经线在西经区时--新的一天大于旧的一天
七、各国标准时
实际上,世界各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在区时的基础上,采用了一些特别的计算方法
八、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一、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地转偏向力: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
2、偏转规律:
①北半球向右, 南半球向左;
②赤道上,物体水平运动不偏向;
?随速度和纬度增大而加大偏转。
二、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转的判断方法
南半球用左手;北半球用右手
伸开手掌,四指并拢指向物体运动的初始方向,大拇指所指的方向为偏转方向
高三地理背诵知识点地球的自转相关 文章 :
★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
★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 2020年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整理
★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整理
★ 高中地理地球与地球仪知识点
★ 2020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
★ 2020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 2020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 地理(2)根据等温线疏密情况判断气温异高考知识点必背2020
★ 高三地理必背知识点
高考地理等值线知识点
1、定义:上规定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日期的分界线,即日期变更线。等值线是指数值相等各点的连线。等值线图则是在地图上利用一组等值线显示地理现象的地面和空间的连续分布,及其均匀渐变的现象,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高考地理等值线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考地理等值线知识1
等值线的共同特征特点:
①同线等值;
②同图等距,即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值相等或数值相等;
③同一图中任意两条等值线一般不会相交(陡崖除外);
④等值线一般是闭合曲线,但在局部图中可以不闭合;
⑤等值线越密集,表明单位水平距离的值较大,越稀疏表明单位水平距离的值较小;
⑥等值线平直表明该区域与相邻的区域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少,等值线弯曲表明影响该项地理事物的因素较多。
等值线图的判读 方法 :
1.读图名,读出什么事象的等值线图
——识别等值线所反映的是何种地理事物;
2.判读等值线排列疏密状况
——等值线的疏密代表数值的变化幅度大小;
3.读数值,值、最小值、递变规律、成因
——解题的关键是找出等值线变化的规律,并分析其成因;
4.等值线走向可以判断主要影响因素
——要结合相关的地理知识来判读并解释成因;
5.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只能相同或相一个等值距离;
6.等值线的弯曲方向用“凸低为高、凸高为低”来判别
等高线图的判读
等高线图的高度注记为“海拔高度”(即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国的海拔是指高出黄海海平面的距离)。
1. 数值大小
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大小按“大于小数,小于大数”的法则读数,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曲线内部数值大小遵循“大于大数,小于小数”的法则读数。
2. 疏密程度
在同一幅地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地面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综合比较时,应利用“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比值越大,坡度越陡。
3. 形状特征
①判断地形: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平原地形;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曲部分较和缓——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高原地形。
②判断地表形态;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地;反之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两个山岭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鞍部。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山脊(也叫分水岭),弯曲处的连线——山脊线(也叫分水线);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弯曲处连线——山谷线(也叫集水线);等高线交汇处——陡崖。
③判断坡向:示坡线——与等高线垂直,指向坡度降低的一方的短线;向阳坡——坡向朝向低纬;背阴坡——坡向朝向高纬;迎风坡——暖湿气流沿坡面上升;背风坡——暖湿气流沿坡面下沉。
高考地理等值线知识2
1. 根据等高线数值大小和分布特征判断地形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的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等高线中心数值小,四周数值大的盆地。
2. 判断地形局部部位名称
等高线闭合并且中心明显高于四周的为山顶,两个山顶之间部位为鞍部,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位为山谷(下左图),等高线向低处弯曲的部位为山脊(下右图),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
3. 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读坡度大小
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缓。
4. 定量计算
(1)比较几个点的坡度大小,若这几个点不在同一幅图上,可根据公式计算坡度: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
(2)陡崖高度计算方法
(注:△H为陡崖高度,x为落在陡崖上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
等温线图的判读
在气象气候专用图上,把温度相等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称为等温线图。等温线图上,同一条等温线气温相等,不同数值的等温线不能相交。
1. 判断某地的气温值
气温由低纬向两极递减。北半球数值自北向南递增,南半球数值自南向北递增。
2. 判断南北半球或海陆
根据等温线温度变化,温度向北递减(增)为北(南)半球;向南递减(增)为南(北)半球。
3. 疏密
等温线密集,表示气温水平异大;等温线稀疏,表示气温水平异小。
4. 弯曲
向高纬凸出处,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向低纬凸出处,则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高高低低”原则)。等温线平直,则下垫面性质比较单一。
5. 判断某地所处时间(季节或月份)
北半球,1月份(冬季)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7月份(夏季)正好相反。南半球,1月份(夏季)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高纬)凸,海洋上向北(低纬)凸。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异所至。
6. 判断洋流的流向及寒暖流
在海洋上分布的等温线突然有规律地向同一方向弯曲,则一定有洋流通过,等温线的凸出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从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凸出即为暖流(或从温度较高的海拔流向温度较低海域为暖流);反之为寒流。
7. 根据等温线的分布情况,计算某地海拔高度
在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其变化系数为6℃/1000米。
8. 分析影响某地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①若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表明该地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受太阳辐射强弱的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②若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表明该地受海陆热力性质异影响显著。夏季越往内陆,气温越高;冬季相反。
③如若等温线与等高线或山脉走向平行,则表明该一定时:确定已知地方时。如图,特殊经线的地方时的确定:地气温受地形影响。
1. 判断等温线的分布规律
(1)根据等温线数值递变规律判断所处的半球位置
从全球范围看,无论是1月还是7月,气温的分布都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根据气温值南北方向递变规律,可以判断该地区属哪个半球。例如,如果一个区域等温线数值自南向北递减就是在北半球,如果自北向南递减就是在南半球,也可能出现中间气温高,往南北方向都递减的现象,那这个地区就处在赤道附近。
在同一幅图上,等温线密集表示气温异大,等温线稀疏表示气温异小。例如,从我国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上可以看出我国1月份等温线比7月份密集,因此可以判断出我国1月份南北气温异比7月份大。
高考地理等值线知识3
等压线图的判读
1. 判断气压系统
等压线闭合,数值中低周高——低压中心(气旋);等压线闭合,数值中高周低——高压中心(反气旋);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高压脊;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低压槽等。
2. 判断风力大小
根据等压线的疏密情况,等压线密集处,单位距离气压异大,气压梯度力大,则风力大;稀疏处,气压梯度力小,则风力小。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3. 判断任意点风向
根据气压高低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再根据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画出偏向风。
4. 判断天气状况
低压、低压槽控制时,多阴雨天气;高压、高压脊控制时,多晴朗天气;冷锋雨区在锋后,暖锋雨区在锋前。由低纬海面吹向高纬陆地的风,多为温暖湿润。由高纬内陆吹向低纬地区的风,多为寒冷干燥。
5. 判读锋面气旋
①确定锋面位置(低压槽处),锋线与槽线重合;②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③确定锋面性质以及移动方向(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的为冷锋,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的为暖锋)。
1. 判断气压系统各部位的名称
在等压线图中,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可判断为高气压;反之为低气压。高压中心等压线弯曲较大的部位叫高压脊,各条等压线弯曲点的连线叫脊线;低压中心等压线弯曲较大的部位叫低压槽,各条等压线弯曲点的连线叫槽线。
2. 判断风力
在同一幅图上,根据等压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风力的大小。一般来说,等压线密集,说明该地区气压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也大;等压线稀疏,则说明该地区气压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也小。
3. 判断风向和天气状况
要标出在近地面某点的风向。首先,确定某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即由高压指向低压,并且与等压线垂直;然后,在气压梯度力方向的基础上,在南半球风向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
高考地理等值线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高考地理备考的等值线答题技巧介绍
★ 高中的地理等高线知识归纳
★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
★ 高中地理的等温线知识及解题技巧
★ 2020年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
★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 高考地理常考知识点梳理
★ 2020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框架图
左由于180°经线毕竟经过了一些人口居住区,为此,在日界线的具体分布上,实施了三处大弯曲的 措施 :一是在东端;二是美国阿留申群岛西端;三是大洋洲汤加等岛国。因此,“日界线”不完全等同于180°经线。但无特殊说明,我们仍将180°经线视为“日界线”。右手定则法地理必修三的内容分为五章,但核心内容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和谐的人地关系,即可持续发展问题。无论是生态建设、区域经济还是资源开发,都是围绕着可持续发展观来阐述的。因此,深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对于学习必修三是非常有帮助的。以下是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框架图,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特别提示: 手机版保存或电脑版在点击并拖动至新窗口,均为高清大图,方便阅读。
以上是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框架图的全部内容,供广大文科考生复习做参考。更多关于高考地理的相关知识请查看高考地理频道,该频道为广大考生提供了地理知识点等内容。
高中必修一地理有那些图是高考常考的啊,哪些知识点是重要的。。 麻烦有经验的童鞋传授下,(10分悬赏)
3、已知地方时求经度:(2)已知某一地的经度,求另一地的经度高考是不会考原图的,那就意味着所有的图都是理论基础都非常重要。我告诉我的学生要会画必修一里面所有的理论的图,例如地球的内外圈层,地球的自转公转图,二分二至和地球的各种阴影,俯视图侧视图等等。经纬网世界地图上的时,三圈环流,热力环流,风带气压带,洋流全图,世界气候类型图,地质循环图,自然带图等等。不要追求捷径,学习没有捷径啊。
B.位于太阳系中心经纬网 洋流 大气循环
经纬网 洋流
高考地理重点知识点题型归纳18条
B.一、定义:行星对于高考地理来说,有哪些重点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的呢?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高考地理18条重点的题型考点,供参考。
高考地理各题型解答规律 1、区位条件分析型解答题
题型:评价区位选择是否合理、判断影响区位布局的主导因素、分析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评价地理事物的区位条件。
2、分布规律应用型解答题
题型:利用太阳辐射分布推导地理、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的应用、世界气温水平分布规律、运用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分析地理现象、利用洋流分布规律解释地理问题、结合版块分布解释地理问题。
3、区域综合分析型解答题
题型:以区域为载体考查地球的基础知识、以区域为基础考查地理分布规律、通过区域资料考查区域特征、对比两地区域特征的异同、分析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基本技能型解答题
题型:以地图为载体考查地图基本要素、以图表为载体考查统计和计算、设计研究性情境考查实践技能。
5、与现实问题综合的解答题
题型:提供新材料考查循环经济、创设新情境考查人口城市化、探讨区域环境以及整治措施、考查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结合当地热点问题考查,例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
高考地理解读信息要准:要注意区域图的准确定位,如经纬度定位、海陆轮廓定位、地理事物特征定位;从题干、图表中提取解题信息;找出题干和设问的和限定词,辨析信息的重要程度,找出关键信息并进行合理判断与推理,挖掘隐含信息。
高考地理大题运用信息要活:运用直接信息及隐含信息对问题进行分析,思维要畅通、敏捷。
高考地理题型整理归纳重要知识点 通过对以往高考试题的分析总结发现,很多情况下,重要知识点都会通过固有的题型形式呈现出来,因此根据高考地理题型的不同,整理归纳重要知识点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例如:高考地理出现最多的就是关于分布规律的知识点,其展现的题型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利用太阳辐射分布推导地理位置,或是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的综合应用,或是利用洋流的分布规律来解答地理问题等。这些都需要考生认真分析题型,仔细归纳总结知识点。
地理高考中有哪些图需要判读?
2、夜半球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1.各种等值线图(例如某地1月/7月等温线图、等日照时数图、某区域等高线图、某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图......还有可能在题目中给你一种比较新鲜的概念,让你根据材料分析,各种等值线都是有可能的...)
高考地理题型信息获取与机智解读 提取高考地理大题信息要全:穷尽一切图文信息,确保信息无遗漏,特别是图表材料要通过思维加工将图形、数据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2.地形剖面图
3.各种模式图(例如全球洋流模式图、气压带风带模式图、海陆间水循环模式图、城郊大气环流模式图、地壳物质循环模式图...)
4.光照图和晨昏线(主要考的是地球运动。要注意南北半球的季节异和地方时的计算)
5.寒潮、台风路径图
6.各种区位分布图(工业区位、农业区位、港口区位...)
7.某区域的资源分布图(注意图例)
8.各种统计图(是根据某种要素在不同地区进行对比而画出的图,主要是比较地域异的)
注:我总结的只是一些基本类型。还要靠自己做题去归纳各种图表的解题技巧~
高考地理天体知识点整理
D.河外星系为了帮助备考高考的同学们对地理天体知识点有一个深刻的记忆,同学们要整理好关于地理天体的知识点。以下是我给你的高考地理天体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地理天体知识点
问题一:天体是什么?
天体是指宇宙空间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的集聚,从而形成了各种天文状态的研究对象。
问题二:天体是怎么进行分类的?
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问题三:天体系统的成因是什么?
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问题四:天体系统的级别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高考地理天体练习题
1、太阳系除地球之外的七大行星中,与地球相邻的是[C]
A.金星、水星
B.火星、木星
C.金星、火星
D.土星、水星
2、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类型是[C]
A.行星和星云
B.恒星和行星
C.恒星和星云
D.行星和彗星
3、不包含地球在内的天体系统是[A]
A.河外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总星系
4、下列有关宇宙及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宇宙就是由各种形态的物质组成的一个无边无际的广阔空间
B.宇宙中的一切物质都是天体,因此地球上的大气、岩石等都是天体
C.所有的天体都是以固体球的形式存在
D.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又是运动的
时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从此,“嫦娥二号”开始了112小时的奔月之旅,预计在4天后到达月球。据此完成1~2题
5、“嫦娥二号”所绕转的天体属于[A]
A.卫星
C.恒星
D.星云
6、进入月球轨道的“嫦娥二号”属于①河外星系②地月系③银河系④太阳系⑤总星系[C]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7、太阳所以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最主要的原因是[A]
A.有巨大的质量
C.有极高的温度
D.能自己发光
8、关于天体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B]
A.河外星系与银河系属于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B.天体系统是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的
C.银河系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系统
D.按从属关系划分,地月系是星系的一部分
9、下列天体系统中,级别的是[C]
A如果我不幸的告诉你必修一里面所有的图都非常重要你是不是要崩溃…….银河系
B.太阳系
C.总星系
10、下列概念中,具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D]
A.太阳系-木星-水星
B.宇宙-太阳系-银河系
C.总星系-星系-银行系
D.太阳系-地月系-月球
猜你喜欢:
1.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要点总结
2. 2017年地理高考重点考点
3. 高三地理重点知识总结必背知识点
4. 2018高考地理全国卷必背知识点
5. 地理行星地球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