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山大学有几个校区? 中山大学现有四个校区,总面积达6、17平方公里,广州南校区占地1、17平方公里,北校区占地
中山大学有几个校区?
中山大学现有四个校区,总面积达6、17平方公里,广州南校区占地1、17平方公里,北校区占地0.39平方公里,广州东校区占地1、13平方公里,珠海校区占地3、48平方公里。中山大学(Sun Yat-sen University),简称中大,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由中华直属,是、国防科技工业局和广东省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985工程”、“211工程”,入选“珠峰”、“111”、“2011”、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卓越医生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合作基地、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等,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高校行星科学联盟、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联盟、大学通识教育联盟、粤港澳高校联盟、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成员。
中山大学各个校区(中山大学各个校区宿舍)
中山大学各个校区(中山大学各个校区宿舍)
中山大学各个校区(中山大学各个校区宿舍)
1924年,亲手将广州地区多所高校整合创立国立广东大学。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如今该校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
截至2021年5月,中山大学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开设138个本科专业;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9个,专业学位类别37种;有全日制学生55447人,其中本科生32140人,硕士研究生15517人,博士研究生7790人;专任教师4471人。
中山大学本部是哪个校区
中山大学目前一共四个校区,南校区在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是中山大学的本部校区,北校区在广州市越秀区,,珠海校区在珠海市唐家湾镇,东校区在广州大学城,不过主要还是集中在东校区。 扩展资料 中山大学目前一共四个校区,南校区在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是中山大学的本部校区,北校区在广州市越秀区,,珠海校区在珠海市唐家湾镇,东校区在广州大学城,不过主要还是集中在东校区。
中山大学几个校区位置
中山大学有三个校区,分别位于广州市中山二路、大学城和珠海市香洲区。中山二路校区是中山大学的主校区,位于广州市中心,是该校历史悠久的发源地;大学城校区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是该校的新校区,拥有现代化的教学和研究设施;珠海校区位于珠海市香洲区,是中山大学在珠海设立的校区,致力于推动珠海地区的高等教育和科研发展。
中山大学有几个校区及各个校区的介绍
中山大学有三个校区五个校园,今天学姐给大家分享一下~
一、广州校区
广州校区由南校园、北校园和东校园三个校园组成,共有院系32个。
在学校“三校区五校园”统筹规划、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发展战略上,广州校区三校园“挖潜力”,进一步强化传统优势学科和基础学科,与珠海校区和深圳校区共同支撑中大建设世界大学。
1、哈南校园:占地1239平方公里,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所在地亦称康乐园,是中山大学本部校园,自2001年10月原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合并后,为中山大学行政总部所在。
2、哈北校园:占地0.208平方公里,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原东山区),处于东风东路与中山二路之间,西邻广州市烈士陵园、东近农林下路。北校园以医科教学、科研为主,历史悠久。
3、哈东校园:总占地面积0.989平方公里,位于广州小谷围大学城,于2004年9月期建成并投入使用。
二、珠海校区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地处珠海市高新区,离高铁站唐家湾站8公里,珠海北站10公里。校区占地面积3571平方公里,1999年开始建设,2000年启用,打造世界的滨海校区。目前有20个院系和1家附属医院。
珠海校区着力服务重大战略,重点打造深空、深海、深地、深蓝大海洋学科群和高水平理工科集群。
三、深圳校区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是中山大学的主体校区之一,位于深圳市光明区,占地面积约为3143平方公里。2015年成立,2016年开始招生(临床医学),2020年8月启用,距离深圳光明城高铁站约7公里。中大在深圳校区定位新医科、新工科、新农科。
中山大学有几个校区
一、中山大学有几个校区 中山大学有5个校区,分别为南校区、北校区、东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南校区地址为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北校区地址为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74号、东校区地址为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东路132号、珠海校区地址为珠海市香洲区唐家湾、深圳校区地址为深圳市光明新区。
二、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作为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中山大学正在向世界大学迈进,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
中山大学具有人文社科和理医工多学科厚实基础,不断追求学术创新,以视野开放办学,现已形成了“综合性、创新性、开放性”的特色。学校坚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以“德才兼备、气质、家国情怀”为人才培养目标;以“面向学术前沿、面向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和区域经济发展”为基本导向;树立了“三校区五校园”错位发展、合力支撑的发展思路。学校正在努力推进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由常规发展向主动发展转变,由文理医优势向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转变。现在,中山大学正站在新的起点上,为建设成为“国内高校方阵、世界大学行列”的大学而努力奋斗!
办学总经费增长迅速:2018年学校决算总收入超过85亿元。
学科实力较强,影响力突出:学校有19个学科领域进入ESI世界前1%,学科领域数量仅次于 大学 ,与清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 复旦大学 并列国内高校第2位,其中有15个学科领域进入前0.5%,2个学科领域进入前0.1%。在第四轮全国学科水平评估中,学校50个学科参评,A类学科数(A+、A、A-)14个。
师资力量雄厚:现有院士(含双聘)20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入选者146人,“”奖励63人,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9人,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9人,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入选者57人,高层次人才数量居国内高校前列。
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效果逐步显现,人才培养质量高:拥有10个人才培养基地,经济管理等多个本科专业通过了国内、认证。入选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卓越医学人才教育、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育,与法国民用核能工程师教学联盟等大学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顺利通过相关认证。
学生就业率(含国内外大学升学深造)、就业满意度等均居国内高校前列,毕业生基础扎实、发展后劲强:学校积极毕业生服务战略需求,不断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实现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本科毕业生深造率逐年提升,超过一半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2018届毕业生到国内“双”高校升学超过2000人,到国(境)外高水平大学留学深造超过1200人。研究生毕业生主要前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单位和各级政机关事业单位就业,就业率、就业满意度等均居国内高校前列。在校生在ACM决赛、遗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iGEM)、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GMC企业管理挑战赛、“挑战杯”全国竞赛优胜杯、美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等学科竞赛中成绩优异,连续八年(2011-2018年)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获得特等奖4次,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